昨天本報刊出“315消費者維權特別報道”之《賣房理財吃利息,靠譜嗎?》一文後,在讀者中引起較大反響。不少讀者表示,目前理財市場上威剛記憶體不斷冒出令人眼花繚亂的高收益產品,尤其是互聯網金融新品種的強勁衝擊波襲來,誘惑難擋。
  互聯網理財非褐藻糖膠哪裡買“聚寶盆”
  當理財市場這個“老行當”被植入互聯網基因之後,成了人見人愛的香餑餑。此寶、那寶互聯網理財產品勢頭正猛,3月10日起發行的今年首期憑證式國債就意外遭受冷遇,年利率逾5%的“金邊國債”,從往年的搶手貨到今年遭遇“倒春寒”。不過,理財市場沒有新鮮事,就算穿上互聯網“馬甲”,金融消費者還是須留神:別光建築設計想著吃餡餅,留神別掉入陷阱。
  “理財消費”其實是件操心活。消費者面對褐藻醣膠的是“善計能算”的各路理財機構,俗話說“買的沒有賣的精”,各方理財受托機構大多乾的是“雁過拔毛”的生意。風險由消費者擔著,受托理財方收著銷售費、托管費等無風險“過路費”。消費者想把理財產品“消費”好,操心的事不少:要嚴守資金安全底線,要細讀條款避誤區,要謹慎簽字不受騙。
  銀行理財產品整合負債藏伏筆
  比如,錶面看似“易買、比定存收益高”的銀行理財產品,其實就暗藏不少伏筆。其中,“漫長募集期”就該引起消費者重視,以免被“揩油”。比如某銀行今起推出一款90天期理財產品,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5.8%,今天至3月19日為認購期,3月20日才開始計算收益。之間6天只算活期,且利息不計入本金。一算,實際收益率明顯縮水。
  再比如,銀行單方面擁有中途變更權或提前中止權,而消費者資金死死“被關”,就算再急著用錢,也無權提前終止(贖回)產品。還有銀行規定,理財產品到期,如實際收益率超過預期,超出部分全歸銀行所有,來個“高空攔截”,而且最終高出多少也不公示,完全是“打悶包”。
  投連險穿“馬甲”銷售
  網友“略懂”日前發帖稱:其父去某銀行辦定存,結果被忽悠辦了一個兩全保險,五年期的,說明年就能取現,利息是3.5%。對方更謊稱這不是保險,只是銀行內部的一個定期存款業務,但明明拿出來一張保險單讓其父簽字,而且說沒有保險條款。
  這種做法,存在不妥乃至違規之處:首先,此款萬能型險種實質上就是投資連結保險,保底年收益只可能是2.5%,浮動收益部門都是保險公司根據投資情況確定的,超出部分是不能保證的。根據保監會《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》有關規定,向個人銷售新型保險產品的,應向投保人出示保險條款、產品說明書和投保提示書,並要求投保人抄錄風險提示語句後簽名,否則就涉嫌違規;其次,上述這款萬能險保期5年,預期收益18%-19%,看上去不錯。但一平均,每年收益4%都不到,比五年期定存4.75%的利率還低。如果消費者不細看就簽約認購,便會稀里糊塗遭受損失。
  P2P網貸高收益“埋雷”
  隨著互聯網金融興起,P2P網貸(個人通過互聯網平臺相互借貸)行業快速發展,“想借款,上網找”成為熱詞。這種網貸收益高、門檻低、操作靈活,廣受投資者青睞。P2P網貸行業已有少數領先平臺獲得風險投資,逐步走向正軌。不過也有不少平臺出現了詐騙、跑路、非法集資、設資金池、泄漏消費者信息等亂象。據第三方監測機構網貸之家統計,去年共有70多家網貸平臺出現大面積提現困難,拖欠投資者相關款項超過10億元。今年以來,又有多家P2P網貸平臺遭遇客戶提現危機,違約風險浮出水面。有的平臺運營者資金鏈斷裂跑路,投資者想追回本金也難。
  為了吸引投資者眼球,不少網貸平臺打出高收益誘餌,如記者在某平臺看到,其旗下項目年收益率均超過20%,並表示提供本息保障,其可信度不得不打個大問號。而且,目前P2P網貸行業仍處於監管空白地帶,加上魚龍混雜、信息不透明等,其風險度頗高,投資者一旦遇到糾紛維權難度大。為了避免“踩地雷”,投資者選擇網貸平臺投資時,應綜合考量網貸平臺的品牌影響、股東實力、營運模式等因素,切不可盲目追求高收益率,應把資金安全性放在首位。 本報記者 劉珍華  (原標題:當心!理財“餡餅”背後藏“陷阱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g42kgacy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